武汉离婚律师

净身出户2019新规

时间:2022-01-25 | 来源:武汉离婚律师

  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时候夫妻双方离婚,一方可能会被要求净身出户,但是也要符合规定才行。那么净身出户还给抚养费吗?净身出户协议书有效吗?净身出户2022新规有哪些?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净身出户还给抚养费吗

  需要。夫妻离婚时分割共有财产一方所谓净身出户,和支付孩子抚养费没有关系。

  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具体支付方式和支付额度由离婚双方当事人自行协议,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净身出户协议书有效吗

  1、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但这种行为,在中国的《民法典》里没有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存在争议的,目前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这类协议的效力,是否有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一般情况下法律是不支持所谓的附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的。如一方提出离婚,则自愿净身出户。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既包括结婚自由又包括离婚自由。以协议的方式限制对方离婚自由,将放弃全部财产作为离婚的条件,本质就是限制了公民的离婚自由,是违法的。所以这种"净身出户协议"就是无效的。

  2、 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从我国婚姻方面的规定来看,其实并没有对净身出户作出规定。而实践中,夫妻只有在协议离婚的情况下,可以由离婚夫妻协商约定一方净身出户。如果是诉讼离婚,由法官依法对财产分割作出判决的话,则就是不会作出净身出户的判决。

  三、净身出户2022新规

  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无关于"净身出户"的直接规定,只是对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权进行了规定:民法典第1091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到,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但是,并不能依据本条要求过错一方净身出户。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根据本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夫妻之间针对忠实义务而进行的财产约定是受法律保护的,这就为"净身出户"得到法院的支持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可能。但是这还仅仅是存在获得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净身出户"获得法院支持的条件比较严格。

  首先,要求双方在签订协议或者一方签署的保证书时是自愿的,如果是受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属于无效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当然,也得不到支持。在本案中,王某并不能证明保证书和离婚协议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法院就会认定是王某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这点上看,法院就可能会支持协议或认定保证书有效。

  其次,要求双方签订的协议或者一方签署的保证书是合法有效的,协议或者保证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必须合法。王某签署的保证书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是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个人部分进行处分,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是合法有效的。

  再次,要有证据证明协议中约定的事项已经实际发生。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的诉讼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展开的。如何搜集和运用证据,就要求有专业人员的介入,也就是"净身出户"获得法院支持的最后一个要点:专业而经验丰富的律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净身出户2022新规”的相关法律知识,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对于2022年净身出户的规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